2024年法律法规汇总——目录

浙江万高律师事务所 张珣 | 发表日期2025/01/07 | 浏览量 1062次

2024年是我国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的一年这一年,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实施,覆盖了司法、行政、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这些法律法规的生效,不仅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也彰显了国家对于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民事诉讼法》自1991年首次颁布以来,一直是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准则。2024年的修订不仅完善了相关的程序规定,还加强了对当事人权益的保护,特别是在证据收集、举证责任分配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调整。这标志着我国民事司法制度将进一步向公正高效的方向发展。此次修订的重点之一是证据规则的优化。新法明确规定了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合法性,并对电子证据的采集、保存和提交提出了具体要求。此外,对于举证责任的分配也进行了细化,明确了在特定情况下由哪一方承担举证责任,避免了因举证责任不清而导致的诉讼拖延。这些变化不仅提高了诉讼效率,也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公平的诉讼环境。

 

《行政复议法》也在2024年迎来了新的修订。这部法律旨在通过建立和完善行政复议制度,来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新修订的内容更加注重预防性救济,强调了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重要性,并明确了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间的衔接关系。新法特别强调了行政复议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确保其能够公正、客观地处理行政争议。同时,为了提高行政复议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新法规定了行政复议决定书应当公开发布,接受社会监督。此外,新法还简化了行政复议申请程序,降低了申请门槛,使更多的公民能够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刑法修正案(十二)》的实施,对于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具有重要意义。这次修正案针对当前社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增加了关于网络犯罪、金融诈骗等新型犯罪的规定,同时对一些原有条款进行了修改,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修正案中,网络犯罪成为重点打击对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犯罪呈现出手段隐蔽、危害严重的特点。为此,新法加大了对网络攻击、网络诈骗、侵犯个人信息等行为的处罚力度,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此外,针对近年来频发的金融诈骗案件,新法增设了专门条款,明确了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责任,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法律依据。

 

《公司法》自1993年施行以来,历经多次修订,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律基石。2024年的修订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新法在公司设立、股东权利、公司治理等方面做出了多项创新性规定,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经营环境。新法放宽了公司设立条件,简化了注册流程,鼓励更多创业者投身市场。同时,新法强化了股东权利保护,明确规定了股东知情权、表决权等内容,确保中小股东的利益不受侵害。此外,新法还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优化,引入了新的制度,提高了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此之外,2024年还出台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在行政法规方面,多部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在司法解释方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继发布了一系列司法解释,对法律适用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在部门规章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也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了一系列部门规章,对行政管理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细化和规范。在地方法规方面,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法规,为地方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梳理并汇总2024年生效的法律法规,以期为大家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目录

一、法律

(一)、2024年生效法律

(二)、2024年发布、2025年实施法律

二、行政法规

三、两高司法解释

四、部门规章

(一)、海关总署

(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六)、交通运输部

(七)、国家铁路局

(八)、工业和信息化部

(九)、民政部

(十)、自然资源部

(十一)、中国人民银行

(十二)、应急管理部

(十三)、财政部

(十四)、商务部

(十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十六)、国家知识产权局

(十七)、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十八)、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十九)、国家体育总局

(二十)、国家税务总局

(二十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十二)、国家安全部

(二十三)、国家外汇管理局

(二十四)、国家密码管理局

(二十五)、生态环境部

(二十六)、中国海警局

(二十七)、多部门发布

五、行业规范

六、地方司法文件

七、地方法规

(一)、北京市

(二)、上海市

(三)、天津市

(四)、重庆市

(五)、广东省

(六)、江苏省

(七)、浙江省

(八)、河北省

(九)、辽宁省

(十)、山东省

(十一)、山西省

(十二)、安徽省

(十三)、福建省

(十四)、甘肃省

(十五)、贵州省

(十六)、广西自治区

(十七)、海南省

(十八)、黑龙江省

(十九)、河南省

(二十)、湖北省

(二十一)、湖南省

(二十二)、内蒙古自治区

(二十三)、江西省

(二十四)、吉林省

(二十五)、宁夏自治区

(二十六)、青海省

(二十七)、陕西省

(二十八)、四川省

(二十九)、西藏自治区

(三十)、新疆自治区

(三十一)、云南省

(三十二)、多省市发布